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清明慎終追遠 緬懷先人貢獻

專欄:社論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在四月份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傳統節日—「清明節」,國人除了祭祖追遠,輔導會亦於各地舉辦春季祭悼在臺亡故榮民典禮,向歷年為國犧牲的榮民袍澤,表達虔誠追思與敬意。
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依照「歲時百問」的說法:「萬物生長此時,皆清潔而明淨,故謂之清明。」清明一到,氣溫升高,雨量充足,正是春耕的最佳時節,所以有「清明前後,點瓜種豆,植樹造林,莫過清明」的農諺。
清明作為節日,包含著傳統習俗和紀念意義,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,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,漸漸的,寒食成為清明時節的一項習俗。
關於寒食,不免想到介之推「割肉奉君」的故事,相傳春秋時期,晉國太子重耳流亡出走時,介之推從自己腿上割肉,煮熟給重耳吃。十餘年後,重耳回國登基,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。
晉文公執政後,欲請介之推上朝受賞封官,介之推「功不言祿」,避走綿山。為了迫使他出山,有人獻計燒山,孰料大火熄滅後,上山一看,介之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。為了紀念介之推,晉文公下令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「寒食節」,每年這天禁忌煙火,只吃寒食。
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,也是重要的祭祀日子。黃帝軒轅氏定六書、作五音、制器用、定貨幣等,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,政府為紀念黃帝,於民國二十四年將清明節訂為「民族掃墓節」。
每逢清明節,人們除草培土,祭祖先、悼亡靈,展現我國傳統文化重視倫理道德的一面,曾子有云:「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。」清明祭祖追遠,旨在昭示子孫對先祖的追思與感恩,代代傳承,延續家族與宗族的遺訓,進而自我惕勵,重孝悌,言忠信,明禮義,知廉恥,敬親長,汎愛眾,從個人的內在德行向外延伸,進而成為服務社會與奉獻國家的有用之人,讓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得以充實圓滿,社會風氣與人民福祉得以增進。
清明掃墓之際,不禁思及為國犧牲的亡故榮民,榮民袍澤年輕時,為了保國衛民,捍衛疆土,遠離家鄉與親人,歷經大小戰役,面對任何橫逆挑戰,不畏生死,勇往直前,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,方能帶給後人幸福安定的生活。
為了感念已故榮民對國家的犧牲奉獻,輔導會將單身亡故榮民葬厝、榮靈遷厝等列為重要施政工作之一。近三年來,輔導會所屬各服務、安養機構辦理單身亡故榮民葬厝計五、三四四件,將早期散葬且墓座塌陷之遺骸,遷厝安奉軍人忠靈祠共五四〇座;另外,各機構於春、秋兩季,在各地軍人忠烈祠及榮民參與建設殉職紀念碑舉行祭祀活動,近三年共九十場次。期藉由葬厝、遷厝及莊嚴祭典,向亡故榮民表達最崇敬的追思與悼念,同時撫慰在世榮民及親友心靈。
總之,百善孝為先,適值清明時節,吾人當知感恩,從「慎終追遠」領悟孝道文化的可貴,體會生命傳承的價值,厚植倫理道德,彰顯人性光明,進而相互扶持,彼此關懷,營造更美好的世代。
(點閱次數:836)